首先高校师生对
洁净室的概念存在误区, 大部分师生都称之为
无菌室, 事实上绝对无菌的空间是很难获得的, 更专业的称呼如题名应该叫 “
洁净室”[1]。那什么样的空间可以称之为“
洁净室”呢?以下从概念、状态、气流形式、分级几个方面来阐述。同时引申一个问题, 洁净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可以符合实验要求?
概念:对尘粒及微生物污染规定需进行环境控制的房间和区域,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对该区域污染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2]。其他相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也有必要控制。
状态:静态 (at-rest)指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安装完毕且功能完备的情况下, 洁净室内工作人员撤离现场并经过20 min自净后的状态。动态(operational)指洁净室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设备正常运行, 并且有指定的人员按照规范操作。对于高校师生来讲更应该关注动态的监测结果。
气流形式:单向流(unidirectional airflow):沿单一方向呈平行流线并且与气流方向垂直的断面上风速均匀的气流。与水平面垂直的叫垂直单向流(vertical unidirectional airflow), 与水平面平行的叫水平单向流(horizontal unidirectional airflow)。非单向流(non-unidirectional airflow):具有多个通路循环特性或气流方向不平行的气流。高校实验用洁净室由于面积比较小, 一般都是垂直单向流设计的。
相关标签: